12月27日,由蜀道集團所屬蜀道高速集團投資、四川路橋承建的沿江高速寧攀段ZCB1-19項目智慧梁廠預制T梁產量成功突破5000片,為沿江高速的橋梁架設提供了堅實保障。山區高速公路建設以機械化、標準化生產替代人工作業的智能建造取得顯著成果。
沿江高速寧攀段ZCB1-19項目起于涼山州會東縣姜州鎮,止于涼山州會理縣矮郎鄉老營盤村沿江高速火山隧道起點,主線線路全長45.7公里。項目主要作業內容為橋梁工程,按照沿江高速總體建設布局,需完成5913片預應力砼簡支T梁的制作任務。圍繞蜀道集團“十四五”時期全面高質量發展主題,項目展開對山區高速智慧梁廠建設的持續科研攻關,以“全自動標準化建設”為核心理念,專注綠色低碳發展。
智造賦能 提速增效
根據過往經驗,5000片梁采用傳統工藝需要300多個熟練工人耗時15個月左右才能完成,而沿江高速智慧梁廠依靠自動化機械取代了近60%的人工作業,施工效率提升了50%,產量提速100%。生產效率的飛躍式提升仰仗于技術的革新,智慧梁廠科技創新團隊專注于山區高速公路研究,針對傳統預制梁廠預制構件質量不穩定、特種設備使用安全風險高、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復實驗,現已掌握了7項核心技術,使智慧梁廠在生產中節約成本近1500萬元,實現經濟效益近2000萬元。
智慧梁廠的生產離不開信息管理平臺這個“智慧大腦”,該平臺通過“1+N”數據集成體系,把生產的各環節全部融入到中樞神經,實現集中控制,通過收集最真實、全面的數據,形成數據中心,自動修正和科學指導生產行為,實現數據共享,為現場生產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。
節能降耗 綠色低碳
智慧梁廠在生產建設中以“雙碳”目標為引領,以綠色發展為航向,依托涼山充沛的綠色資源,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:一是運用環境自動監測系統,對施工現場環境溫度、PM值、揚塵、噪音等環境監測數據的自動采集、存儲、預警和統計分析;二是實施“油改電”節能增效舉措,將燃油車輛運輸改為零碳排放的純電動車輛運輸,如使用電動裝載機和電動鋼筋轉運小車、將傳統燃油混凝土罐車創新為空軌循環式魚雷罐運輸等實際舉措,大幅提高工程施工整體效率;三是預制T梁生產車間從建設材料源頭采用可回收PP材料特制T梁箱式封閉養護區,構建持續可靠的熱力和水循環系統,對預制T梁進行生態綠色儲能恒養護。
精細謀劃 有序生產
為保質保量高效完成生產目標任務,項目班子帶領專家和技術人員駐扎廠區,采用兩班倒的工作制度輪番值守生產現場,依托信息化管理平臺搭載的可視化管理系統,對智能設備的運轉狀況進行實時監控,對機械設備及其元器件及時進行更換和保養,保持“身芯”健康,讓“智能建造”跑出加速度。
在2022年底收官的關鍵時期,沿江高速寧攀段ZCB1-19項目團隊全面發起最后沖刺,截至目前,項目已實現16座橋梁全幅貫通。2023年,項目將繼續扎根大涼山,壯筋骨、長才干,以源頭活水的智慧解鎖智能建造的時代密碼,以不懼艱險的熱血搭起穿山越水的涼山通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