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7日,隨著一聲爆破聲響,沿江高速寧巧隧道出口施工掘進正式突破3000米大關。
寧巧隧道位于涼山州寧南縣境內,為分離式特長隧道,左線長9069.37米,右線長9103米,隧道明洞接川滇金沙江特大橋出口端,設計為234米長雙連拱,中隔墻最薄段僅為1.4米。隧址位于川滇“歹”字型構造中段,南北向構造帶與“歹”字形構造帶的復合部位。地處中高山區,屬于構造侵蝕地貌,山勢陡峻,為典型的山岳溝谷斜坡地貌。該隧道橫穿山脊,兩側發育溝渠,溝渠切割深,呈V型谷;出口位于斜坡地帶,斜坡坡度較陡;植被多為灌木、桑樹,基巖出露面積較大;地形整體起伏較大,最大埋深約657.98米。
作為連接川、滇兩省的控制性工程,該項目建設進度直接關系到沿江高速的推進速度,自開工以來,項目克服地質條件復雜、施工難度大等不利因素,積極采用新技術、新工藝,不斷優化施工方案,確保隧道施工安全、高效進行。始終以“高效、環保、綠色、創優”為原則,在施工技術上精心策劃統籌,從細節入手,反復對隧道周邊環境、地層地質、施工風險等進行全面排查分析,聯合參建各方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內外部討論及專家評審,嚴格按照方案進行施工。
在開挖過程中,項目設立專班小組,實行過程管控,及時將技術和安全要點交底到施工一線。嚴格遵循“管超前、嚴注漿、短進尺、弱爆破、強支護、早封閉、勤量測”的原則,從嚴把控隧道的實體質量及施工安全。同時,將濕噴機械手、自行式隧道襯砌臺車等機械化、智能化設備應用于施工,確保隧道質量,安全可控,實現質量效益“雙豐收”。
寧巧隧道施工已進入沖刺階段,下一步,項目全體參建人員將持續鞏固已取得的豐碩成果,繼續保持當前良好生產態勢,全力以赴確保隧道施工安全有序推進。